-可搜索 图书标题、作者、ISBN、条形码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王芳:如何应对幼小衔接?(2013绘本魔法学校讲座实

更多

多彩活动

王芳:如何应对幼小衔接?(2013绘本魔法学校讲座实录)

日期:2014-11-09    浏览量:5767

拼娘也别怕

——金陵英文童书馆朱运致馆长幼小衔接讲座听后感

 

朱运致

 

周六下午的沙龙,来了十多位家长,有一年级的,有大班的。还没聊几句,就学到一个新词“拼娘”。说是入学“拼爹”,上学“拼娘”。貌似有理,于是当妈的格外焦虑了,觉得自己责任重大。教育心理学博士王芳老师,女儿二年级,把自己一年的转型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,希望让大家少走弯路。我和马老师也迫不及待地发言,急切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:“别怕!”

回家整理笔记才发现,去年秋天,我就曾因为发现群里小学家长和幼儿园家长心态不同,写了一点感受,只是成文时已近年底,时过境迁,没有拿出来共享。此刻这些话倒也适时,连同那天沙龙一起讨论的策略,一并给大家参考。

不过,这些都是个人意见,每位家长都是肯用心动脑的人,自己捡有用的听就行了。

 

个人想法篇

    我的定位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,原则是“校内红旗不倒,校外彩旗飘飘”。(嘿嘿,这个比喻不太恰当,凑合听吧)。意思是,既然逃不脱应试教育,但就尽量高效率的应试,剩余时间开发其他。

     甭管我们多不满意现在学校的教学现状,大多数家庭只能走主流路线,进入正式教育体制。既然这样,这个时期的重点就是帮孩子适应学校,把学校的学习任务完成,让孩子得到认可,在学校过得愉快,然后顺利升学。毕竟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,整天听到的是老师和同学的评价。小升初主要的择校标准是学校的成长脚印(评价手册),全优,三好生,在择校时就有优势。外面机构的证书,除了特别牛的奖项,其他基本没用。所以我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定为主攻方向。

我密切关注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动态,让孩子保持中上。小学,尤其低年级学习内容,就那点东西,绝大多数孩子是不成问题的。只是孩子毕竟是孩子,贪玩,不自觉,也不懂什么学习方法,这就要咱们家长帮忙,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加以指导。比如,做作业限时间,背书背单词的时候用点巧办法。老师毕竟顾不上每一个孩子。如果能做到这些,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不会差。老师是最有经验的应试专家,听他们的,跟他们配合好,应该没错。跟着老师要求走,该背的背,该默的默,一点不含糊。不用在外上课,成绩也能90分以上。这样孩子在学校得到正面评价多,自尊和自信就得到了保护。只是老师的要求比较死板,家长在执行的时候动点脑筋,让枯燥的作业有点趣味。

很多家长都矛盾:文化课要不要报班呢?我想,报班的目的一般有两个:一是为补上,二是怕落下。大多数孩子在小学低年级不会有太多学习困难,而纪律问题、注意力问题、粗心问题、懒散问题、同伴关系问题都不是报班能解决的。

孩子学习上如果真有问题,我觉得还是要跟学校的老师沟通、配合,找原因,想办法。毕竟老师每天接触孩子,了解是比较深入的。有些孩子的学习问题不是学习能力问题,而是其他因素造成的,比如注意力不集中、焦虑、社会交往压力、行为控制问题等。再给他补课只能使问题加重。我甚至觉得,在外面上课多了,也会引起倦怠,导致孩子在学校思想不集中,上课效率低。很多男孩子上课坐不住,因为精力没地方释放。现在学校地方都小,课外不给剧烈活动,能量在正常渠道释放不了,只有上课偷偷动。这些孩子缺的不是上课,是下课。给个撒野的地方,玩透,就踏实了。有些问题是家长的问题,有的家长忙得顾不上孩子,低年级的时候送小饭桌,三年级以后自己挂钥匙,孩子没人督促,学习自然松懈。家长报班求个心安,实际上没什么学习效果。

“怕落下”的问题是个假想敌,总觉得别的孩子都学了,咱不学就落后了。实际上很多课外班学习是重复劳动,广种薄收。你每学期多花很多时间,顶多比别人多挣几分。小学里,90跟100真没什么差别。外面的班很多和学校不同轨,对学校学习没有直接帮助。不少课程是把高年级的提前学,让孩子觉得很难,很受挫。孩子的认知能力是不断进步的,时候到了,一点就通;没到时候,学得死去活来的。有的机构就教孩子死背公式,结果思维没开发,反而给禁锢死了。

中国学校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扎实。跟着学校走,顺利升学是不成问题的,也费不了多少工夫。中国学校教育最大的缺点是扎实。重复劳动多,效率低下,能力培养跟不上。所以咱们在校外就得补点学校不能提供的,让孩子将来多点发展优势。

理论上讲,孩子放了学就该玩,爱玩什么玩什么。但家长会心虚,怕荒了孩子。那就报个班。按什么标准挑选呢?我的思路是:要么扬长,要么补短。

1. 根据孩子兴趣、特长选择

有的孩子早早就显示出了某种兴趣或特长,这就不难了,直接照他喜欢的选就行。有的孩子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,那就看看自己孩子性格和哪一种活动比较契合。也可以看看家长自己在哪方面有爱好,孩子如果能接受的话,正好和家长有共同的爱好,可以一起互动。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玩。这个时机错过了就真不再来了。孩子的兴趣很多时候是一时的,深入下去以后,孩子会畏难怕苦,我个人认为,还是要坚持一下,不能轻易放弃。也不要死压,帮孩子克服困难,一般都能顺利进入新的境界。

 

2. 根据孩子的需要选

孩子哪方面需要加强,让他在这方面多训练训练。尤其是影响孩子在学校适应的一些问题,咱要重点考虑。比如孩子不善交际,平时生活中也很少有机会跟同龄人接触,那就找个与人互动机会多的项目,比如集体运动项目,或者有很多小组合作活动的项目。有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,那咱挑个有助于训练孩子定力的项目。如果孩子不爱动,那就挑个运动的项目。我说的项目也不一定要报班,如果家长有时间,自己带着孩子活动更好。

我女儿就报了两个班,一个是羽毛球,一个是古筝。羽毛球是因为小学孩子运动时间太少了,我女儿运动能力也不太强,而且打羽毛球对眼睛好。古筝是因为给孩子一点艺术熏陶,幼儿园就开始学了,就继续练着。

 

剩下一定要有时间让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,干点什么,说点什么,不谈学习,不做功课。再有点时间让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,享受点孩子的乐趣。孩子还是孩子,不能一上学就给定义成“学生”,“童年”不等于“学生时代”。

 

现在的教育环境不正常,但还要尽量让孩子享受一个正常的童年。我自己也想多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,不想只做孩子的课外督导员。这就是我现实中的理想。

 

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:

 

我认识一个妈妈,女儿原来也在力学小学。她一直不给孩子上外面的课,但每天晚上督促女儿做作业,规定时间,时间一到,收作业,做不做完都收,铁的纪律。每天睡前母女俩一起看书。到高年级,老公和孩子外婆都沉不住气了。为了安抚家里,她谎称给孩子报了班,每到周日就带着女儿出去玩,吃完午饭回家。高年级作业很多,她就以孩子眼睛近视为由跟老师商量,每天作业只做不会的题。六年级前的暑假,大家都忙着安排孩子上课,就她忙着团班找老师教女儿跳街舞。小升初她女儿就近入学上了四中,一所很普通的学校。中考时,女儿考进了南师附中——南京最牛的高中。

她的故事也许有偶然因素,她碰巧养了个聪明女儿。但也有一些有普遍价值的经验:比如:养成好的学习习惯。做作业全神贯注,讲究效率;她女儿在中学时作业每天基本都是两小时内完成,从不熬夜,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。做题时学会抓重点弱点,避免无谓重复。广泛读课外书,让孩子有思想,知道自己要什么,内心有追求。此外,她和女儿亲密无间,无话不谈。

孩子中考结果出来后,她喜出望外:“我没想到孩子会考这么好。”尽管她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坚定的信心,但没想到成效来得这么快。

 

 

具体策略篇

 

新小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:作业慢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、纪律问题。记住,无论什么问题,都是孩子需要帮助的表现,我们要以帮助者的姿态出现,而不是用督导的面孔执行老师的指令。别让孩子一个人孤独面对上学后的各种从未接触过的任务,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正式教育的环境。

给一些小小的贴士,或许能帮助你把准自己的角色,找到恰当的方法。

 

可以做dos

不要做Don’ts

可以说:“今天作业有什么困难吗?”“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?”

不要说:“这么简单的作业怎么花这么长时间?”

了解孩子的作业总量,估算作业完成时间,可以和孩子一起计算:“啊,今天有3项作业,语文大概30分钟、数学20分钟、英语10分钟,总共1小时就能搞定了。吃饭前做语文,吃饭后做英语和数学。哈哈,不到7点半你就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了。”

不要说:“我下班回来之前你一定要完成所有作业!”因为你不知道孩子每天的作业要求,有些作业是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;有些作业孩子感觉很多很难,心生畏惧,越怕越拖拉。

可以说:“现在开始写字了,争取20分钟写完。妈妈帮你看着时间,过五分钟我提醒你。”

不可以说:“现在开始写,过20分钟我收本子。”孩子没有时间概念,不知道20分钟有多长。

可以说:“妈妈帮你复习一下这些字怎么写。这个字上面要小一点,留出空格写下面的部分。”

不可以说:“上面不是有样子呢?”“你不是描了很多遍了,怎么还记不得?”

可以说:“我们一行一行写,写一行歇一下。”“哇,你写一行字只用了3分钟,很棒!我们继续加油!”

不可以说:“你快点,快点啊!”看见一大页纸,孩子会感觉这一辈子都做不完似的。把大任务切分成一个个小任务,每一步的成就很快就能看到,就不那么畏难了。

可以说:“好,今天我们先种一行萝卜,这个字母b很像萝卜吧,把子长在左边了。我们把它种在这个格子里……下一行种什么?”

如果孩子觉得写作业有趣,就会乐意去做,而且动作会快起来。而且把抽象的文字和熟悉的物体联想到一起,可以帮助记忆。

可以说:“你先一口气写一行,然后挑两个写得最不好看的擦掉重写。”

不可以说:“不要擦了,这样擦下去,写到什么时候啊?”

可以说:“我和你一起朗读,我们一人一段,第二遍,我们对换,第三遍我们一起读。”“我们一人读一个角色,爸爸读旁白,然后我们调换角色”。

“你读三遍给我听,然后我签字。”简单重复会很枯燥,如果采用一点变式,孩子会觉得有趣,容易投入,学习效果更好。

可以说:“这个拼音好难记啊,我们想个办法看看。”

“你给我背,背不出来不许玩。”对于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,孩子很难理解,也不能牢固掌握,教孩子一些策略,也让孩子明白,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。

可以说:“宝贝,今天老师批评你了,是怎么回事,能告诉妈妈吗?”

“你今天犯什么错误啦?”无论谁汇报孩子的问题,先问问孩子怎么回事,很重要。不能只听一面之词。

可以说:“妈妈今天不高兴,因为老师说你今天上课讲话,不守纪律。”

“今天老师说你上课讲话,你回家给我罚站,反思!”学校老师批评过的事情,有些不必在家里重复惩罚,告诉孩子你的态度就行了。重点放在平时怎样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。光说不管用,说多了孩子也会疲沓。

可以说:“宝贝,你为什么不喜欢上学?在学校里有不开心的事吗?”“我知道你很想以前的老师,我也很喜欢她。但是我觉得你们现在的老师也很好,我昨天还跟她聊天,她说很喜欢你。”

不要说:“你是小学生了,不可以这么任性。”

允许孩子在一个重要转型期有不愉快的反应,问问原因,也许学校里发生一些事情,也许只是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排斥,无论怎样,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反应,然后往积极的方向引。

 

 

情绪管理篇:

 

可以做

不要做

下班回家,放松面部肌肉,挂上微笑。

板着脸、皱着眉。

刚上学的孩子学校、老师都变了,父母的脸色再变得难看,上学的确会成为可怕的事。尽管有烦恼,千万别让家庭氛围变得沉重。不就孩子上个学么,多大事?

问:“宝贝,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?”“今天开心吗?”“老师上课讲什么好玩的东西了吗?”

不要总问:“今天作业是什么?作业做完了吗?上课举手了吗?老师表扬了吗?”

多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学校积极生活的一面,孩子会觉得上学还是很好玩的。

用大轿抬老公出马:“这个问题请教爸爸,爸爸在这方面比妈妈强多了。” “爸爸来读这个,爸爸声音洪亮,读这一段有气魄的最合适。”

不要说:“孩子的教育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,你来搞!”

父母之间的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,父母一起合作帮助孩子,孩子也会觉得上学比以前更好。有伴侣的支持,你就不会觉得太孤立无助。

多和想法一致的家长聊聊。吐吐槽,取取经。

不要总泡在班级群里,觉得谁的意见都有道理。

总有一些家长喜欢比较孩子,晒自己孩子的成就。看多了,不容易把持自己,无端的恐慌。

对自己好一点。如果一时忍不住发了火,不要自责,可以给孩子道歉。告诉孩子大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。

孩子出现任何问题,都责备自己,怀疑自己的能力。

没有人是教育孩子的天才,即使是学心理学、教育学的专家面对自己的孩子也要挠头的,他们的优势是知道总会有办法。